医学心理学老专家联谊会      2013年10月建网

“未知领域”说——基于对“灵魂”的讨论

11月9日  (姜乾金阅读了徐斌老师转发的“灵魂”一贴后,做以下一番)议论:

我不相信有灵魂,更不相信有上帝、佛祖或真主,这些不过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始终面临死亡威胁,才逐渐创造出来的,以降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感。

近期,我却悟出一个道道,并用于临床——虽说没有灵魂,没有上帝,没有佛祖,没有真主,但却无法证伪是否存在与人死亡有关的其它未知领域,也就是未知领域——人类死亡,也许既不意味着仅仅留下二氧化碳与水(唯物),也不意味着一定留下一个灵魂什么的(唯心),但却也许存在某些未知领域未知领域说有助于提高诸如癌症临终清醒病人的心理应对(特别是情绪指向应对)——30年后我才领悟到,我国癌症病人临终时是否也能出现接受期,是很值得怀疑的

(以下是徐斌教授转发的关于灵魂

靈魂

中國有句話:人死如燈滅。這一直被很多人視為無可爭辯的事實,但隨着科學的進步與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對人體的死亡有了新的看法。

此外,也產生了許多令人不解之謎,吸引着國外許多科學家對死亡學進行認真地研究與探索,企圖來解開許多令人難解的謎團。

俄科學家:人死後從屍體中發放出肉眼看不到的物質。俄羅斯著名科學家、世界著名的人腦研究所的維得羅夫斯基教授對記者說:俄羅斯的科學家經長期觀測發現,人體死亡以後,從屍體中發放出一種肉眼看不到的物質。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人們尚不知道。如果這種物質有靈性的話,可能就是靈魂。科學家們尚未得到證實之前,只能是假設,而不能肯定。我們正在追蹤,探索此物質到底是什麼。

日本外科醫生:重新認真探索 研究死亡學兩年前,日本的外科醫生本田賀志教授的兒子因車禍受重傷,他親自參加搶救,兒子終因失血過多而死亡。本田賀志老夫妻一直很悲傷,常常思念長子。有一次老夫妻倆帶著兒子和女兒4人駕車春遊,在長子發生車禍的西海岸富崗山麓悼念長子過後,全家照了合影。片沖洗出來后,老夫妻來一看驚呆了:照片上多了一個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他們死去的長子!本田賀志教授執醫40多年,見過無數人的死亡,又親手解剖過無數的屍體,他從不相信人死後有靈魂存在。

在日本,以前就出現過人死後影像又出現在和親人一起的照片上,本田教授認為這是無稽之談,這一下他親眼看到了事實。他拿着照片對一些醫學專家說:看來,我們要重新認真探索,研究死亡學。現代醫學對人體未能查明之處,實在太多了……”

美物理學教授:靈魂離身標誌着真正死亡。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克里斯多夫是位物理學家。3年前,他的妻子死於白血病,他一直懷念着妻子,一個人過着孤獨憂傷的生活,平時悶悶不樂,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都興趣索然。最近,他突然精神振奮,性格轉變,對事業、生活充滿活力。別人以為他有了新歡而忘了舊愁。誰知他仍是一個人生活,並無新歡。他家裡原來是亂七八糟,現在是井井有條。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對友人說:我的亡妻卡娜麗婭每晚都來看望我,替我蓋被子,收拾房間。友人們認為他精神有毛病,產生了幻覺,而他本人卻堅決否認。他說,自己是物理學家,難道還分不清幻覺與真實嗎?並說自己與亡妻相會沒有一點恐怖感,而是親切感。克里斯多夫教授一本正經地說:我要從物理學的角度來探索死亡學,追蹤思維空間的來訪者。克里斯多夫教授在房間里安裝了錄像機、錄音機、微波探測儀,等待亡妻的幽靈到來。到了午夜,幽靈來了,這些設備全部自動打開。結果,錄音機有音,錄像機空白,微波探測儀受收到電磁波訊號,發現有物體在室內移動。教授信心十足,他決定做更深入的探索,他將最先進的微波探測儀安裝在一家大醫院的太平間里,對每具死亡不久的屍體進行檢測,終於發現:人在死亡后的幾小時里,有一種肉眼看不到的物質離開人體,大約持續四、五分鐘的時間。

克里斯多夫和俄羅斯的人腦研究所得出同樣的結論。他認定是靈魂離身,標誌着人的真正死亡。他還驚奇地發現年輕人的屍體磁電波訊號強,老年人屍體磁電波訊號弱。克里斯多夫教授根據自己的研究和自己的親身體驗寫出了《生命靈魂》一書,成為美國研究死亡學方面最暢銷的書。

可里斯多夫在美國幾所的大學舉辦了死亡學講座,座無虛席,連教室外的走道里都擠滿聽眾。他告訴聽眾,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追蹤靈魂的去向。他要求美國科學界,打破舊框架,把死亡學作為真正的科學探索。

澳洲心理學家:《光覺之內》敘述死而復生的經歷與體驗。澳洲紐斯維大學心理學家沙麗施芝婭博士最近寫了一本題為《光覺之內》的新作。書中敘述自己死而復生的經歷與體驗,立即吸引了醫學、心理學、神經學等有關方面的專家的興趣,並對死而復生者的感受進行科學論證,試圖揭開這個謎團。施芝婭博士在書中寫道:她在醫院裡生第二個孩子時,因難產,心跳停止跳動7分鐘左右,后因醫院搶救得法,她得以死而復生。她回憶道:當時自己很清醒,突然感到一切痛苦完全消失,自己已不在產科房裡,而在空中飛行,越過一個黑暗的坑道,眼前展現一片光明,這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一片金碧輝煌。我看到了已故的親人和朋友在歡迎我到來,我很迷戀這個地方,和故人們聚集在一起。忽然我聽到自己孩子的叫喊聲,我應該回去照料孩子,因此,我決心離開這個地方。就這樣,她回生過來。

許多科學家不相信這些回憶,更不相信人死後到另外一個世界的感受,他們認為這一切是面臨死亡的腦髓組織產生出來的一種幻覺。施芝婭博士則不同意這種說法。她說,當時自己的感覺很清楚,絕對不是模糊不清的幻覺。自己是心理學家更懂得心裡的真正感覺,她認為世人不應對這種感受、回憶持否定態度或嗤之以鼻,而要設法去理解,運用各種神經化學及心理學理論去研究這一深奧的死亡學,一定能為人類在這門科學上啟開一扇明亮的窗口。

日本阿拉本3計劃為死亡學開闢了嶄新天地。最著名的是在日本東京開展的阿拉本3計劃,為死亡學開闢了一片嶄新的天地。該計劃由國際上幾個大財團出錢贊助,由日本、美國及西歐一些國家的著名醫學家、神經心理學家、生物學家、物理學家、電腦專家參加。他們對1975歲瀕臨死亡的垂危病人開展觀測。這項觀測約有20多名自願者參加。科學家們在自願者死亡之前,在病人的骨頭中植入電極,並且與電腦相連,使電腦可以在一定的範圍內,接收到瀕臨死亡者的腦電波,並在60秒內把腦電波譯成文字,顯示在計算機的終端螢光屏上。在開始實施阿拉本3計劃時,在幾名自願者死亡后,電腦並未接收到死亡者傳來的任何信息,科學家們並不泄氣,他們對電腦程序又進行了更深入的修改和調整,終於獲得了成功。當時,有一名叫做邦達的35歲自願者,患肝癌死亡。死亡前他非常痛苦,死亡后的第3天,電腦螢光屏上出現了科學家們期待已久的信息。螢光屏上出現的文字寫道:我叫邦達,我已經解除了任何痛苦,在一片陽光下飛翔,快樂得很……快樂得很……”連續重複幾次之後,信息突然中斷。

這一成果大大地鼓舞了科學家們,使實驗更加深入開展下去。一位22歲的姑娘,不幸患白血病死亡。姑娘臨終前,自願參加了阿拉本3計劃的實驗。姑娘死後的第二天內,電腦便收到了她傳來的信息:“我來到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我很高興來到這個地方。此間陽光照耀,充滿着溫暖,我和已故的爺爺,奶奶在一起。我很愛他們,我將會……”信息至此突然中斷。參加阿拉本3的科學家們認為:他們的實驗結果證實了人體死亡以後,尚有生命信息的反饋。阿拉本3計劃將深入下去,他們將研究任何與靈魂對話。

英國靈魂研究所:死亡時都有一絲白光由體內射出。英國有一個靈魂研究所,他給修行人和不修的人做對比實驗,研究發現實驗對象死後腦電波非常平穩的都是修行有一定功夫,經常靜坐的修行人。有實驗結果,卻無法解釋腦電波不異常活動的原因。沒有一定靜坐功夫的人,他們的腦電波上下跳動,非常活躍。這樣的人死時內心恐怖,心性散亂,業力苦逼,這是其一;其二,科學家在暗室裡頭安裝多角度視頻攝像頭觀察發現,在一片黑暗的暗室中,所有人毫無例外地死時都有一絲白光由體內射出,有的修行人光都從頭頂射出,多數人是從頸部以下的身體其他部位出,腳部、腿部,各個部位都有,幾秒鐘時間,這道白光迅速穿透一切阻力,消失不見。這是什麼?日本的研究報告就說了,這是人的靈魂。研究報告已經表明,人體內確實有一個東西存在,佛家叫神識,其它宗教他們叫靈魂

 

(朱美云教授因此来件)

姜教授:您好!

感谢您发来徐教授关于“灵魂”的文章!并遵嘱写点个人的看法。

我对“灵魂”曾有过一定研究,还曾经想写一本叫《心灵学》的书。别人劝我不要出这样的书,否则会被主流人群视为异类,于是就放弃了。

关于徐教授所谈到的“灵魂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太难一下说清楚了。我只想谈其中的三点:一可能是感知觉障碍;二可能是脱体体验;三可能是超自然现象的一种反应。

一、有可能是感知觉障碍

有许多从来不相信人有“灵魂”,也从不信鬼神,可后来相信了,还到处宣扬有“灵魂”有“鬼神”。我对这类人进行过研究,发现其基本上都有感知觉障碍。当想办法把他们的感知觉障碍消除后,他们才又不相信了。因为大家,尤其是搞精神病学的或医学心理学的,都知道感知觉障碍是怎么回事,所以就不必赘述了。但这里需特别强调,如果某人有感知觉障碍,不管其是不是科学家或精神病学家或什么大家公认的“正常人”,某人是不会承认自己有感知觉障碍的,而只会把感知觉障碍反应出来的东西说成是绝对事实。

二、有可能是脱体体验

有许多人说自己的“灵魂”在白天觉醒时曾经离开过身体,甚至能漂浮在屋子上方或天空中,并能在在屋子上方或天空中看到自己在从事的种种活动。我所知道的这些人真的不迷信,也不信教,大多是无神论者、唯物论者。但当亲身感受到“灵魂”的存在后,就完全相信有“灵魂”了。这些人其实是脱体体验的反应。纵观各种脱体经验,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出现“虚我”,主客关系易位

拥有脱体经验的人,似乎都有另一个独立的“我”存在。这个新的独立的“我”,我们可称之为“虚我”,而原来的本来的我可称之为“实我”。当“虚我”存在或出现时,本应是客体的“虚我”却成了主体,而本应是主体的“实我”却成了“客体”。

(二)“虚我”所感知的对象和内容大多是现实的、真实的

“虚我”在飘浮中或飞行中所看到的自己和其他人及其它物品、环境等都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就像我们没有产生脱体经验的人所看到的一样,而所听到的也几乎是这样。所以从总体上看,这“虚我”的感知还不是虚无的或虚假的,而是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反映。

(三)“虚我”具有真切的既现实又非现实的体验

“虚我”无形,更无感受器官,但其体验却真实具体、生动逼真,几乎与“实我”的体验无异。但有些体验又是完全非现实的,或者说,“实我”是永远也无法体验的。如“我”能在任何空间自由穿行,可以看透墙壁、人体甚至金属等。这些“飘浮”、“飞翔”、“透视”等非现实的体验是脱体经验最普遍最显著的特点。

(四)产生具有一定的条件

对不同的人来说,脱体经验的产生似乎都总有一定的条件。有些是在轻松悠闲或躺下休息时出现的,有些是在手术麻醉时或病重昏迷时或在环境喧闹时出现的,有些是在意外打击后或遭遇某种事故后或病危时出现的,有些则是在被诊断为死亡或即将死亡但最后又活过来时出现的,也有一些是在自己有意操纵下才出现的,甚至有些是在某种固定场所出现的。但从总的来看,大多是在心情与身体放松情况下,或躺下或坐下后才出现的。

我对脱体体验有如下看法:

(一)从生理学的观点看,某些脱体经验的产生很可能与个体在某种情况下的特殊的生理状态有关

生理学认为,人体发生的任何现象都与一定的生理状况有关。或者说,都与生理功能的某些因素直接或间接相关。因此,某些脱体经验的产生很可能与个体在某种情况下的特殊的生理状态有关。有关研究也证明,在脱体经验即将出现前,人的心率、眼动、脑电图等都在逐渐发生变化。有关研究还证明,当神经中枢局部缺血,大脑的功能能量就会降低,而当人体的需要对大脑能量的消耗达到或超过一定指标时,人就会对周围产生疏远感或变异感。从多数脱体经验发生的具体情况看,也与生理状态相关,因为它们的发生往往是机体处在放松状态时或麻木时或无明显运动时,甚至是在机体功能处于低下时或衰退时。另外,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因素有关,因为有些脱体经验产生于服药后或处于麻醉状态时

从下面的两个脱体经验的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它的产生与一定的生理状况有关:

1:我发现,如果你想在你的魂灵中产生一个较高的感觉,禁食极其重要。在做这些试验之前禁食24小时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情况下你的新陈代谢作用就不会集中精力于消化食物上。你必须每小时喝一些水,以免脱水……我禁食整整两天,发现自己感到几乎得意洋洋,几乎有点儿像是在空中行走。然后做一些呼吸练习,以便强化我的意识。我经常所要做的就是躺在床上,就是呼吸,就是念咒语。我设法把我的沟通机构调整得尽可能好。我发现非常容易感觉到这种从身体离开的经验。

2:我本人很喜欢在夜间做心理投射,而且,当我准备做的时候,往往很有理智地早上床。我弓着身体舒舒服服地坐到床头上沉思好长一段时间,当然是用通常的方式进行呼吸。这会使你的脉搏降下来。当你变得很熟练时,你就可以使脉搏降到大约每分钟40次,你的呼吸也会很快减缓。事实上整个新陈代谢都会降到很低的一个水平上。达到这个程度以后,你会开始有一种轻飘飘的感觉。并不一定是肉体上有轻飘飘的感觉,而是意识上有轻飘飘的感觉。这一点实在是很难描述。要想真正知道那种感觉,就必须亲自体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想到你会使你的意识离开你的正常身体,你的世俗身体,你就能够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二)从宗教的角度看,某些脱体经验是宗教信念反复或持久剌激的一种反应。

就某些专家特定的宗教体验的观点而言,它不是宗教体验,因为他们所指的宗教体验,主要是指一些特有的或者说教徒们大多有的体验。如基督教教徒看到了上帝的形象,听到了上帝的声音,感觉到了上帝的无处不在,进入了天堂等。但从大量普通信众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多种宗教体验中的一种,因为他们是在宗教理念支配下,产生了这些种种神秘的体验,而因这些体验他们又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信仰,其中的一种体验就是这种脱体经验。对某些宗教徒而言,在某种宗教信念反复或持久的刺激下,很容易出现这种脱体经验。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宗教人士来说,某些脱体经验就是宗教信念反复或持久剌激的一种反应。

(三)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脱体经验是某种心理状态下的产物。

某种心理状态,可能是心理放松的状态、情绪低落的状态、痴迷或专注的状态,也可能是想象或冥想或幻想的状态,还可能是意识朦胧、意识谵妄的状态,更可能是意识改变的状态。至于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最容易产生脱体经验或最容易产生什么样的脱体经验,有待做深入的研究。从现在所知道的大量脱体经验的情况看,脱体经验更容易产生于意识改变的状态和心理放松的状态。

意识改变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通过静默、催眠、做瑜珈、练气功、生物反馈,或通过吸烟、饮酒、用致幻药物、吸食海洛因和可卡因等都能达到这种状态。在缺氧、高温、中毒等情况下,这种改变状态也很容易出现。意识改变状态下的心理体验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就有精神和肉体相分离的体验、超越自我并与自然合而为一的体验等。从总的来看,意识改变状态的特点有:知觉歪曲(包括对时间的知觉和对空间的知觉)、身体意象改变、思维改变、情绪表达改变、有时会出现人格解体或产生对自我及现实失去控制的情感等。在心理咨询中,常常要对咨客进行催眠,而且来咨询所咨询的客人中,有些就练过瑜珈或气功,所以对笔者而言,脱体经验一点儿也不陌生。而且,笔者还往往要从意识改变状态就可能产生这种体验这个角度去给他们进行解释。

笔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曾多次遇到过因在某一时刻痴迷或专注而出现脱体经验的咨客。他们在某种痴迷或专注的状态下,就似乎脱离了“实我”。在那痴迷或专注的情景中,“实我”往往被抛在一边,甚至完全被忘记,当然有时也会被作为“客体”而被发现,而“虚我”却在那里积极地活动着。一位年轻的咨客痴迷漫画,尤其痴迷日本的漫画。当她投入地画漫画或欣赏漫画时,“虚我”就脱体而出。对此,她曾看着那个也在画漫画的“实我”惊讶地说:我怎么成了两个了呢?而且这个“虚我”还常常不知不觉地融进漫画中,成了漫画中的某个人物或所有人物。这个人物或这些人物似乎都是自己,又不完全是自己。对此,咨客非常苦恼,因为她虽有时能分清“实我”和“虚我”,但常常又分不清,尤其是经常分不清这众多“我”中的哪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当她不在痴迷漫画状态中时,就无“虚我”出现,“实我”自成一体。也许有人认为,这不应是脱体经验。笔者个人认为,这不是标准的脱体经验,但也可算是脱体经验。因为她有由“实我”脱离出来的“虚我”的出现,并能清楚地看到“实我”。在长期的心理咨询中,笔者发现很多痴迷者都容易在痴迷状态中这样“失去自我”或“分裂自我”。 笔者把他们作为特殊的“人格解体神经症”来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结果有些就抑制或止住了脱体现象的发生。仅就这个意义上讲,这类脱体经验是痴迷所致,或是注意力过度集中而导致其分散或涣散所致。

有些脱体经验也告诉我们,它们的出现或结束,受到一定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愿望、个人情绪或情感的影响。下面这两个脱体经验也许就能说明这一点:

1:据19937月《每日邮报》报道,3岁的阿米·格林斯戴德患有罕见的心脏病,心脏经常周期性地停跳。她告诉她妈妈:她经常升到房顶,能看到房间里的情况。有时她看到妈妈在哭,就“喀嚓一下”地返回她的身体,并对妈妈说:“不要哭,妈妈,我现在回来了”。从这里看出,她的脱体经验的结束,是受个人意向控制的,其中有很明显的情感因素。

2:我发现我飘浮在我自己那躺在床上的身体上方,并且看到丈夫正在设法让我复活,因为他认为我正在或已经死去。于是我做了有意识的努力,以便返回我自己的身体,从而结束丈夫的痛苦。结果成功了,我真的返了回来。由此看来,她的脱体经验也是可由自己支配的,其中也充满了个人愿望和个人情感的因素。

(三)有可能是超自然现象的一种反应。

现确有一些客观的和主观的不曾被人发现过的或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这些超自然现象的存在也被许多人解释为神灵或“灵魂”等。客观的超自然现象,只是不曾被人发现过而已,其实不足为奇,因为人们不曾发现过的东西在宇宙中实在太多了。但许多人习惯于将不曾发现过的东西进行乱解释。如果解释者觉得只有用神灵或“灵魂”之类概念来解释,于是就会产生神灵与“灵魂”。主观的超自然现象,是太复杂太复杂了。就一般情形来看,人的知觉障碍、思维障碍都很可能使人产生种种让人惊讶不已的超自然的现象。

主观性的超自然现象也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种。创伤后的失忆和记忆,能让人产生真性超自然现象。脑“顶叶”的障碍会引起“身体意象”,但这是假性超自然现象。脑颞叶癫痫病和大脑缺氧症或大脑神经细胞缺氧等,也会产生假性超自然的现象:如能看见死去的父亲或其他死去的魂灵等。尤其是“潜隐记忆”,更能使人出现假性的超自然现象。不管是真性的还是假性的,它们确实是一种“存在”。个人认为,笔者认为,人的心灵其实有许多种形态,而我们现所知道的只是最表面的形态或最肤浅的形态。主观的超自然现象,其实就是心灵的一种形态,只是这种形态只有少数人才具有,且不被人理解。

总之,徐教授所写的那些东西,在当事人那里,是客观存在的,是完全真实的,但对大多数非当事人而言,则是完全不存在的。当然,要排除确实客观性的超自然现象,即许多人都能看到体验到的,而非只有当事人才能看到体验到的。当我要“治疗”这些当事人时,我通常会让他们进行点通式体验,最后会送他们两句话:感觉完全真实,客观并不存在。就我的实践看,大多都能治好,即能使他们对“灵魂”“神灵”的由看到或相信改变为看不到或不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