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心身疾病

一、耳聋与耳性眩晕

  (一)心因性耳聋

  1.癔症性耳聋 该症表现为突然的听力丧失,常伴有明显的情绪应激,多发生于战争期间、青春期和更年期。真正的癔聋较严重,常是两耳全聋,且耳聋不受病人的意识控制,在熟睡时也持续存在,但在催眠条件下却能听见。耳部未发现器质性损害,用近年来发展的客观测听技术即声阻抗和电反应测听,则在正常范围,此结果有助于与爆震性聋、噪声性聋相鉴别。其病因主要是长期焦虑、抑郁或受到重大精神剌激,引起患者听感觉受抑制,病人不注意聆听,听而不闻所致。

  治疗上应先针对致病因素进行病因治疗,然后根据情况结合采用:①暗示疗法。②催眠疗法。③物理疗法如针灸、电剌激等。④麻醉疗法等。孙爱华等(1987)报导应用2%的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13例功能性耳聋者,其中病程在10年以内的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2,假性耳聋(伪聋) 这是一种有意识的伪聋行为,多为一侧性,通常发生在一次真正的损伤之后,且均会涉及“赔偿损失”的问题。对患者作客观检查均正常,但涉及主观感受时则均被否认。对此,医务工作者应明辨是非,端正医德,实事求是的作出诊断。

  (二)耳聋患者的心理问题

  真正的听力丧失者,由于其第二大感觉途径受损,患者常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童年期耳聋的儿童,其安全需要不能象正常儿童那样得到满足,除视觉和触觉以外,他们感受不到母亲远距离的声音抚慰,因而易产生紧张不安。此外,失听还会影响孩童智力和情绪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家Cardner指出:“没有词,聋童就难以分享他人的思想、经验,并以此来发展智力”。学龄期聋童则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受教育困难;二是如何参加到听力正常的小伙伴们的群体中去。如果参加一般常规学校的学习,聋童则难以获取信息;如果进聋哑学校则会造成与正常听力儿童间的心理隔阂,并可能影响到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进入青少年期后,耳聋者常因性成熟和寻找职业、成家等方面的困难和挫折,发生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成年期耳聋者,因已基本适应其所处的环境,故情绪较稳定。其主要的心理障碍仍然是因耳聋影响社会交往的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耳聋发生时患者的年龄越大,心理挫折也愈大,情绪反应也愈强烈。因此,后天获得性失听患者的心理问题较先天性患者严重而复杂。

  (三)美尼尔氏综合征 

  美尼尔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内耳性眩晕,其真正病因尚未明了,目前比较被接受的是血液流变学说。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情绪应激反应为本病的诱因,如激动、过劳、紧张、焦虑、争吵等都可能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而通过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诱发本病。故Watson等明确确认为本病应属心身疾病范畴。

本病症状虽可自行缓解,但有复发趋势。保持生活规律,劳逸均衡,克服预期性焦虑,解除疑惧等,对预防本病的复发有一定效果。

 

二、心因性发音障碍

  心因性发音障碍又称非器质性发音障碍。其表现为程度不同的嗓音嘶哑,喉头检查阴性,咳嗽、笑或清嗓子时声音接近正常。心因性发音障碍主要分两大类:有合并症的心因性发音障碍和无合并症的心因性发音障碍。

  (一)有合并症的心因性发音障碍

  患者表现完全失音,令其发音时只能作轻声的耳语,喉部病史及喉头检查均属阴性,追踪病史可找到严重的心理合并症,即在发病前有躯体或心理上的长期痛楚,或者有其它明显的心理因素为诱因。治疗时,除发音训练外,应结合精神上的照顾开导,并尽快提供一些改善发音的办法以协助心理治疗。据报导,适当选用暗示或诱导治疗常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二)无合并症的心因性发音障碍

  患者失音完全是由于某种轻度的情绪创伤,或个人危机,或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此病较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失音,虽是器质性损害暂时影响病人发音,但在器质性损害恢复后,失音依然存在。病人在清嗓子、咳嗽、笑时声音通常可正常,喉头检查也正常。仔细询问病史,患者并无严重的精神障碍,只是发音障碍成了一种习惯,是患者的一种习惯性心理,如有的儿童可以从声音嘶哑中获得特别照顾而使症状持续存在。治疗上,以心理治疗为主。

  (三)职业性喉病的心理因素

  教师、演员、讲解员以及常在噪音环境中工作而被迫高声交谈者常发生喉病。有研究报导,在这些职业性喉病患者中,约半数以上有心理社会因素的参与,且患者的气质类型以胆汁质及忧郁质居多数。治疗时以常规治疗配合暗示疗法效果较好。

  声带小结是常见的职业性喉病。文献报导患者多见于性格活跃、动作快速、精神较为紧张者。吴博亚(1987年)发现,声带小结患者中的A型行为者与B型行为者之比是18.5:1,认为A型行为对声带小结的发生发展起着催化和增益的效应。治疗者单纯靠药物及手术难免复发,应强调嗓音训练及心理矫治,纠正A型行为,减少用声,这样才能促使病情向好的方向较化。

  (四)口 吃

  口吃也称言语的节律障碍,系讲话时呼吸肌与构音器官肌肉之间不协调所致。患者在有讲话意图时,呼吸变得急促、混乱,构音器官类似痉挛状态,故不能形成正常的言语节律。

  口吃的原因,目前国际上有几种学说:①生理异常学说。国外普遍认为口吃是脑功能失调引起。②环境压力学说。即在具有口吃倾向的人中间。由于其父母或周围人们的苛求和压力导致其口吃;或者是模仿加上压力所致。③心理障碍学说。因患者的口吃常在与陌生人、领导或异性等说话时加重,故认为口吃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有关。李春生等(1985)通过对577 例口吃者的心理特征调查发现,口吃与个性特点有一定的关系。

治疗上包括:①克服心理障碍。关健是消除周围环境中的紧张因素和病人本身的病态心理,配合持之以恒的言语矫治。②生物反馈-松弛疗法。③药物疗法。氟哌啶醇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大。最近报导氯丙咪嗪口服,可使口吃严重程度明显下降。

 

三、咽部异常感觉

  该症又称癔球症、咽部神经官能症等,是泛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种咽部异常感觉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粘着感、烧灼感、无下咽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蚁行感等,多见于中年女性。由于该症表现的部位,病人常先就诊于耳鼻喉科,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多科性、病因复杂的心身疾病。最近发现的致病因素有:有呼吸道慢性炎症、消化道疾病、心理因素、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紊乱等,有人将精神抑郁列为首位。据报导,该病占耳鼻喉科门诊数的比例:1968197915%,19801985年增加到16.7517.4%,说明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常勇刚,1987)。EPQ测定表明本病患者有一定的人格特点。

治疗上,以暗示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好,其治愈和好转率可达80%以上。此外,还可选用针灸、理疗和药物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