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考题

思考题33:

“线性思维”与“系统思维”

近期可能有点闲了,总是看到周围充斥着绝对化的认知(我称之为线性思维,即两级思维,或者机械思维):在国内,帮助人、做公益,首先会被怀疑有什么个人目的;一个外国孩子在娱乐秀中一句儿语,会被我们解读成国家之间的仇恨;医生医不了命的古训,变成了医生就是服务员,看病化多少钱就该有多少疗效,否则医生就是白眼狼,该揍;一人嬉说“天上掉烧饼了”,另人会骂他“十三点!”而不是问他“真的吗?”、“为什么?”;大量的专家认为,科学证明不了转基因食品有害,故转基因食品就是无害的;不一而足。找不到答案,只能将其归结于国情,几十年充斥着非红即白、非对即错、非正确即错误、非伟大即卑微、非爱国即汉奸……

五十年多前,“亩产万斤粮”就是曾经的证据。当时对于亩产万斤粮(后来笔者还在田头见到过40万斤的表决心牌子),全国除了农村最低层的糊涂百姓们有人不相信外,精英们没人不认同,没人反对过,因为“亩产万斤”的推导过程很严密、依据非常充分(但却是线性的):丰产的经验之一,就是深耕、施肥和密植;以深耕为例,越是深耕,水稻的根系可以扎得越深,根系就越多,吸收养分的面积就越大,可以更多地吸收有机物,水稻自然能长得高、长得壮;过去是浅耕粗收,广种薄收,现在要求深耕细作,少种多收;这样可以省人工、省肥料、省水利;多下来的土地还可以绿化,可以休闲,可以搞工厂……

思考题32:

中考、高考真的需要“禁声”吗?

当今许多现象,直观地看,我们的孩子们比我们那一代真实幸福多了。以中考和高考来说,博主当年考试期间是在广袤田野的如浪蛙声中复习功课和上床睡觉的。而当今,有关政府部门在中考和高考前,再一次早早地发出考试期间全城“禁声”的通告,并用重金罚款作为令行禁止的保证。但真的是当今的孩子幸福了?

早在前几期,本博就曾在“本月思考”中提出了“最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思考题。其中提到了当前国内教育和考试中的某些奇特的“情景”,包括:各级政府为了给孩子创造安宁的 中考和高考环境,不惜暂停某些社会职能如建筑;各种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电台、社区墙报等全面启动,连篇累牍、为孩子营造安宁考试环境而群策群力;甚至有家长自发组成纠察队,在考点附近设卡拦截过往车辆,以免噪声影响孩子考试。 博主还提出了思考题:这些是不是“最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观念的体现?“最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是正确的?还有那些现象说明同样的问题?这些与心理门诊遇到的许多自我中心, 与发出“人为什么需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疑问的“大”孩子们是否有关联?

今天的一则新闻,使博主再次提出同类的思考题。根据警方初步调查,江苏某大学学生吕某杀死校内另一学院副院长路某,起因是吕某与同一宿舍的路某班级上的学生因琐事发生矛盾、由此迁怒于路某,加上今年1月吕某考研失败,其自认为考研期间宿舍楼上的学生吵闹,影响了其学习,后吕某经打听后,宿舍楼上的学生也是路某班级上的,遂产生报复路某的想法。按照当前的“幸福”孩子的标准,吕某似乎至少有理由可以对影响他考试的环境现状不满。

针对上述新闻和本博前期思考题,这一期“本月思考”是:给孩子创造没有任何影响因素的学习环境,真的就能使孩子学习得更好,心身更健康?类似这样的“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和“无论如何要创造一个不影响学习的环境”之类的教育理念,真的能培养精英的一代?特别是,这样下去会否出现更多的类似吕某的悲剧?

附:博主在最新的著作《医学心理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一书中,依据几十年的门诊和实践经验,提出在孩子的教育成长和心身健康问题上,需要提倡一定的“挫折教育”和“试错教育”,并就其中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要点作了说明,但这种观念显然与上述现实中的流行观念不同,不知能否被网友(读者)们、老师们和家长们接受?

思考题31:

梁祝和宝黛式爱情,能保婚后和谐吗

 媒体报道,7年来我国离婚率越来越高,至今每天有3700个家庭解体。

媒体又报告一个婚姻悲剧——夫妻吵架,男的跳楼,女的查看死去的丈夫后,也爬上同样高的楼层跳下去。

婚姻和谐,是人类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但这个话题很沉重,也很无奈。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但婚姻家庭悲剧却代代不息。人类继续在盼望着和谐幸福的婚姻家庭关系。

在《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浏览)一书开头,作者提出一个假设性问题:如果宝黛终成眷属,他们的婚姻一定和谐吗?(有兴趣建议阅读 )

思考题30:

“肖氏反射弧”的“对”与“错”,“真”与“假”

 一段时间,“肖氏反射弧”是真是假,好像已有定论。但如果我们查阅一下Miller NE在1967年"自然"杂志上的有关内脏操作条件反射(内脏学习)等文章,似乎还有些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话题。虽然内脏条件反射的理论和实验尚待进一步的研究,也与传统的生物学和医学的认识相悖,但它似乎为“肖氏反射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这样的研究在中国不是太多了,而是基本上没有。个人认为这也是我国目前很难在科技基础研究上有真正的“突破”的核心原因之一。至于科学的发现与临床使用,则确实存在一个法定的过程,两者不能等同。但也不能一竿子否定一切。

人们不能理解的原因,除了传统的生物学和医学认识的限定以外(传统认为“主观随意活动是不能调控内脏活动的”),还与不了解这种理论和实验的核心是需要患者“学习训练”的过程有关。没有“学习训练”,“反射弧”也就无从谈起。令人痛心的是笔者关注这个争论多时,却没有任何有关这个“需要学习训练过程”的信息。这本来是专业人员争论时应该涉及的重要话题。而大众是不会自发地想到这一关键点的,于是整个“反射弧”问题就成为“是”或“非”、“真”或“假”的问题了。

思考题29:

“最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看看我国的考试“情景”:

之一,各级政府为了给孩子创造安宁的考试环境,不惜暂停某些社会职能如建筑,因为万一有什么闪失,那可要引起“公愤”的。

之二,各种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电台、社区墙报等全面启动,连篇累牍、为孩子营造安宁考试环境而群策群力

之三,家长自发组成纠察队,在考点附近设卡拦截过往车辆,以免噪声影响孩子考试。

思考:这些是不是“最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观念的体现?“最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在什么情况下是正确的?还有那些现象说明同样的问题?这些与心理门诊遇到的许多自我中心,发出“人为什么需要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疑问的“大”孩子们是否有关联?

思考题28: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能在国内通过评审?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Skinner)于1953年完成操作条件反射实验,该实验与同时代国内浙南地区的某些“狗捣米”乞讨者几乎相同。他们都是让动物操作某行为并立即给予奖赏,动物逐渐地就学会这种行为。但斯金纳根据结果提出了理论解释(即“行为的结果影响行为”),成为国际性的著名理论成果;而后者却只是国内乞讨者一代又一代相传的讨饭手段。

本期的思考题是:假如当时国内有一乞讨者,居然也从“狗捣米”现象中悟出同样的道理(还是“行为的结果影响行为”),且写成论文成果,还申请组织国内专家评审,看自己的成果是否属于“自主创新”,是否“国内领先”。各位觉得,该成果能通过“某某级别的评审”和获得“某某级别的成果”吗?

思考题27:

"好人""坏人""好事""坏事"

 由于教育环境等因素对人类成长过程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最终学会了辨别“好人”与“坏人”。但当这些最终被内化成深层的信念体系后,我们的表层认识加工机器容易出现简化和绝对化倾向,即: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尽管道理上谁都知道中间的人最多。

于是生活中遇到与别人的认识、行为不一致时,或因此出现麻烦陷入困境时,就很容易以绝对化的“认识”将对方看成是“坏人”,导致恶性循环。(韩剧《可爱的你》是典型)

可否将强调“好人”与“坏人”,改回到孩提时的“好事”与“坏事”?从而进入“接纳差异,快乐竞争”的生存境界。(可参考页首幻灯)

思考题26:

为什么会“哭笑不得”

四川汶川大地震,我们通过各种媒体关注灾难救助专家的各种心理救助措施,发现有的专家是引导遭灾人员哭出来,而有的又发现专家试图让当事人笑出来。面对这样的现状,一些人提出到底应该是“哭”还是“笑”的问题。还有人对此开玩笑说真是“哭笑不得”。

我们知道,人们的认识特点就是处理一个问题一定要有一种正确做法,其它都是错的。面对上述问题,你觉得应该是笑还是应该是哭?还有,对一个事物真的只有一种正确做法吗?为什么?(可参考页首幻灯)

思考题25:

李渊对玄武门事变的感受与认识

关于唐史上的玄武门事变,我们是通过书籍记载了解其概况的,也对有关历史人物如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等的历史功过,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偶然之类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议论。

但我们很少关注另外一个人的心理,做为当事人之一的李渊是如何“感受”和如何“认识”的——事发当时,面对几个儿子之间相互残杀的家事和李世民派夺权的国事,李渊是怎样“感受”,又是怎样“认识”的?假设李渊居然活到了今天(那就是我们了),他对当年的事件又是如何“感受”,如何“总结经验”的?

思考题24:

“接纳差异、快乐竞争”的理由

水至清则无鱼;

泥至纯则无草。

天至晴则无乐;

地至平则无趣。

古人尚能面对“浊水、污泥、淫雨、峻岭”而去感受生存乐趣;

今人岂能因“困难、矛盾、压力、不平” 而将自己陷于痛苦之中!

思考题23:

“万寿无疆”与“永远健康”

人们往往认为“万寿无疆”优于“永远健康”,这是正常的,但逻辑并不严密,因为永远健康不但永远,而且健康,万寿无疆仅仅强调永远却没有说明是否健康。

有的人认为“万寿无疆”低于“永远健康”,这逻辑是严密的,但却不一定正常。

我们的教育要学生“逻辑严密”和“认真”;我们的心理医生要某些来访者应“正常”和“不钻牛角尖”。这里有些什么理论和实际方面的东西值得思考?

思考题22:

“逻辑”与“模糊”、“认真”与“马虎”

有时候通过一环环严密的论证,以做出一个决策(如任命、签合同、鉴定成果),事后却发现其实该决策是由“一支香烟”(或一句好话)所决定的;大家随随便便对某一件事情投个票,产生了一个决定,却往往被证明该决定基本上是合理的。以上是“逻辑”不敌“模糊”。

有人测试内外向性格,对每个问卷条目都深思熟虑地去研究再决定选“是”或“否”,可是心理医生却说这样做出来的结果会不准确的(偏外向或偏内向),应该以第一感觉去回答各条目,万一某条目答反了也没关系的。以上是“认真”不敌“马虎”。

我们的教育要学生“逻辑”、“认真”;我们的心理医生要某些来访者“模糊”、“马虎”。在现实中,这里有些什么值得思考? 

思考题21:

“把每年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能的30%作为植物可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这些太阳光能把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制造自己的养料,供给发育、生长结实,再把其中的五分之一算是可吃的粮食,那么小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两千多斤或三千多斤,而是两千多斤的20多倍!(全文)”以上是顶尖科学家在1958年的严密逻辑,这里引用并无半点否定伟人的意思。但从中是否可以看出人类的“严密”逻辑思维实际上是不严密的?试想如果此时该科学家因为有人不理解他的逻辑而烦恼(估计他不会),或者有人因为推翻不了这种严密逻辑而痛苦(当时有不少人),我们当如何对他们作“解释”呢?现今,如高校改革中,是否也有人因为类似的问题而感到有压力呢?另外,心理咨询中遇到类似问题能“解释”得通吗?(参考答案:“压力”与“适应”)。 

思考题20:

 人类聪明吗?(当然首先要定义什么是聪明)可是许多高学历的知识阶层人士,应该是很聪明吧,却为何他们甚至会有更严重的不聪明表现——想不通、多想、自身关注、失眠等——我们(包括他们的亲属、医生和自己)可能会说:不要去想、不要去关注,事情不就解决了?!可是为何他们做不到?一般的逻辑显然只能是——他们不聪明、他们无能,或甚至他们太缺修养(缺德)! 于是,目前有人提出,帮助他们的心理咨询师们,你们首要的条件是自己要有比他们更坚强的人格魅力。心理痛苦者,情况是这样的吗?

思考题19:

许多工作的对象就是人自己。有人出了一个现实趣味填空题:如果认为教育是将人自己培养成为符合人类自己设定的某些标准,即教育遵循的是标准,那么政治遵循的是____,宗教遵循的是____,法律遵循的是____,医学遵循的是____,心理咨询遵循的是____。

思考题18:

“成何体统”和“百年树人”是当今老年心理痛苦者常见的感慨和感悟。对于忙碌而又苦恼的中年人,你对此有何诠释?对于困惑而又愤怒的青少年,你对此有何诠释?对于教育工作者,你对此有何诠释?对于政工工作者,你对此有何诠释?对于心理咨询工作者,你对此又有何诠释?

思考题17:

有人说,我们做任何事情,想任何问题,对付任何困难,都应该有一个标准;也有人说,世界的标准是人类根据“大多数”确定的,它们并不能反映“少数”,否则,那些“少数”就只能要么改正为标准,要么就痛苦着。

    “世界上有标准吗?”从心理治疗的角度,这个问题想请治疗家和患者们来思考和讨论。

思考题16:

“孟母三迁”反映了儿童教育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传统理念,但成年人长期推崇它的直接原因显然是试图让自己的孩子能形成“奋发向上、永无止境”的个性;“宁为鸡头”反映的是胸无大志者们的生存心态,但又往往被作为自我心理调整的武器——自幼形成“奋发向上、永无止境”的个性已经给不少成年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以上两者之间有什么值得深入探讨的吗?

思考题15:

本月思考借用网上有关专家言论:“去年8月17日兰州事件后,一年的时间劫持人质案件连绵不断,至今已有二十多起,这两个月更是进入了高潮。而且我预言类似的劫持案件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出现群体人对群体人的劫持,甚至恐怖劫持。可是我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而一旦发生了,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准备好了吗?”高锋忧心地对记者说

思考题14:

男方:需要“贤妻良母”;女方:需要“小鸟依人”;社会:需要“男女平等”。在现代社会转型期,不断出现这类新型的家庭、婚姻冲突问题。该怎么办?理智告诉当事人要“兼而顾之”;感受又让当事人“痛苦不堪”(咨询者语);舆论或良心则施以“要考虑子女、父母”的压力。有知识有文化有品位有地位有智慧的人遇到这类问题往往也会如此。您如果是当事人会如何去“想通”?你如果是“指导者”又会如何给他(她)以“说教”? 

思考题13:

03年高考语文试题“智子疑邻”意在教育考生在处事时应该理智,即遇到问题要有周密的调查与思考;同时不能受情感的影响。这对于大众(95%)来说显然是正确的。但对于少数理智过度(求全)的人,却往往正是其痛苦的来源。由此你能思考一下教育与心理咨询(治疗)之间的某些区别吗?

思考题12:

历朝历代的人们(伟人、凡人)每天的生存过程中主要是以理性(逻辑、真理)为依据做人,还是主要以感性(感觉、经验)做人? 这与人们的心理痛苦和医生的心理治疗有关吗?

思考题11:

为什么不少知识分子自杀事件往往会让亲友或同事们感到“意外”,而医生往往又将其诊为抑郁症。这其中自杀者的心理历程如何?为什么?怎办?

思考题10:

为什么一个人面对心理障碍或心理疾患时(非指重型精神疾病),通常只能自己默默地忍受着,连家人也常常难以给自己以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相比之下躯体疾患的“待遇”却要好的多。这里除了人们对心理疾病的知识懂得少一些以外,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吗?

思考题9:

常有中老年来访者诉说怎么总是对周围的人甚至子女、老伴的所作所为看不惯,而且明摆着是自己对,对方错,同时也总是提醒自己应该接受对方,却难有效果。这里真是“是非”问题吗?对这些来访者给予教育、指责、训斥会有效果吗?

思考题8:

合格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有了知识后就能自然成为合格的咨询工作者吗?

思考题7:

在我国目前的心理咨询领域,我国的哪些传统文化因素起着积极的作用,哪些传统文化因素起着消极的作用?

思考题6:

在近百年历史中,西方(含日本)出现了诸多的与心身健康有关的理论,其中有哪些理论实际上是绕过了(或忽略)人的认识能力的积极作用?

思考题5: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其实自古至今为我们一般老百姓所知道,但为什么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那么难,真的都是认识问题吗?

思考题4:

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我们做什么,如何去做,这都是我们的意识或思想所决定的吗?

思考题3:

什么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知识教育、思想方法指导有何异同点?

思考题2:

什么是A型行为?它是好的行为?还是坏的行为?

思考题1:

减肥是否只能使用药物?有其他方法吗?是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