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心身疾病

 

眼睛是人体中最敏感的器官之一,人体接受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眼科疾病中的心理社会因素有了更新的认识;眼科心身疾病及眼病后的心理反应的重要性正在被广大眼科工作者所接受和重视;在眼病的治疗上,愈来愈多的眼科工作者开始采用各种各样的心理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一、常见眼科心身疾病

  目前研究认为,眼科心身疾病主要有:原发性青光眼、中心性视网膜脉胳膜炎、边缘性角膜溃疡、睑痉挛、眼部异物感、心身性泪溢、眼疲劳、高眼压症、飞蚊症、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受、癔病性视力障碍、精神性大小变视症和交感性眼炎等。

  (一)原发性青光眼

  青光眼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的原发性青光眼目前已被确认为一种心身疾病,也有称之为心身性青光眼(psychosomatic glaucoma),它又分为闭角型、开角型二类,低眼压性青光眼也属于它的范畴。

  1.闭角型青光眼 此病多见于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4倍,是老年期常见的眼疾。目前发现,该病在原发性青光眼中所占的比例有逐渐增高的趋势。本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从体质解剖学角度看,它属一种遗传性眼病,病人出生后眼部就存在着患病的解剖学基础;从发病的个性心理因素看,患者个性偏于社交内向,对外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差,并且偏于忧虑、抑郁、情感稳定性差。而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在个性方面与正常人却无任何区别。另有报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A型行为占优势。从环境因素看,患者大多是长期在暗处工作,或持续看电视、电影的时间太长,由于瞳孔大而使周边部虹膜增厚、向前,阻塞了原来就较窄的房角,导致青光眼的急性发作。至于社会生活事件影响作用则更为明显,一些病人常因偶发生活事件引起情绪剧烈波动而使眼压升高,症状发作。一旦情绪稳定下来,有时即使未用降眼压药物,眼压也能自然回落。故在本病治疗中,心理疗法有特殊意义,尤其是情绪调节对发病和预防都有良好的作用。

  2.低眼压性青光眼 本病在临床上也不罕见,其病因一般认为是因供应视神经与视网膜中神经纤维层的血管发生硬化引起供血不足所致。但从发病情况看,许多病例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十分密切。文献报导,这类患者的个性特征多偏于内向,情绪稳定性较开角型和闭角型者更差,情绪评定的焦虑及抑郁分均偏高。在发病因素中,约有56.3%的患者以慢性持续性心理紧张为其主要原因,而导致心理紧张的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冲突、政治性冲击以及工作压力太大等。治疗上,一般以保守疗法为主。

  3.青光眼的心理治疗原则 心理治疗虽不能取代手术及药物治疗,但通过对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支持、疏导和宣泄,对于稳定情绪,缓解症状确有重要作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很多,医生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选用。

  (二)浅层边缘性角膜溃疡

  本病属于单纯性角膜溃疡的性质,多见于中年人,常为单眼发病。不少患者作细菌培养可以是阴性,在应用抗菌抗病毒药物之后,也不能收到明显的疗效,经进一步问诊,可发现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社会因素参与,如亲人亡故,夫妻离散,婆媳或邻里不睦,工作不满意,住房困难等,在性格内向者身上表现更为明显。例如,一中年女性患角膜炎一月余,各种抗菌抗病毒药物治疗均未见明显疗效,多次细菌培养阴性,在会诊时发现患者臂带黑纱,经询问后知其母突然病故,因其母年轻孀居,母女相依为命,母病故给患者精神上剌激很大,终日悲衰,睡眠、饮食均不好。后对其耐心劝导、安慰、真诚关心,同时用镇静药、维生素及氯霉素眼药水治疗,不到一周即症状减轻,继而病情明显好转(引自孙世维)。可见在诊疗这类疾患时,把心理社会因素考虑进去是十分必要的。

  (三)眼疲劳

  眼疲劳也称视力疲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病人在用眼工作或学习时,较常人易感眼睛疲劳,并伴视觉模糊、眼部不适、头痛头晕、阅读不能持久等眼部和全身症状。其病因十分复杂,是由身体状况、工作条件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在某些情况下,心理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如果病人除眼疲劳外,还伴有Rosenbach 氏征(+);咽反射消失;常感失眠多梦、疲劳和思想不集中;性格内向、心情压抑;有明显社会环境剌激因素存在等,则一般认为这是心因性眼疾。对此,采用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处理,方可收到良好的疗效。

  (四)眼部异物感

  这也是眼科病人的常见症状,在诊断时,应先排除眼部器质性疾病。有些病人在眼部炎症消退后仍有明显的异物感存在,这也许与心理因素有关。另有一些无原因的眼部异物感,如有心理社会因素存在,则为心因性眼部异物感,这种病人常常长期应用滴眼药,治疗时若采用心理疗法,并适当停用滴眼药,常可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的效果。

  (四)飞蚊症

这是眼科临床上常碰到的一种主观症状,绝大部分属生理性的, 但对于缺乏医学知识的病人来说,常会由此产生许多顾虑。特别是个性内向,平时情绪压抑,常有焦虑忧郁、疑病心理严重者,该症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许多烦恼。对这样的患者,详细解释就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方式。在提高病人对飞蚊症的正确认识之后,要求病人尽可能的不去注意它,转移注意力,这种飞蚊幻视就会慢慢消失。但是,在诊断时,首先一定要排除病理性病变。

二、眼科手术病人心理问题

由于人体主要信息通过视觉获得,因此眼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常感紧张、压抑和忧虑。医务人员要体察病人的情绪,充分重视语言的作用,安抚病人。患者在行眼科手术时,非常害怕手术失败,惧怕眼睛失明,医管人员要通过语言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以解除他们的焦虑,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术后换药,要搀扶患者,使其获得安全感。在给双眼包扎患者换药或检查时,首先触摸病人的手给以亲切感,然后触其前额,配合言语,打开敷料,这样可减少病人的惊恐心情。在处理复明手术后的病人时,更应充分说明手术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使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配合治疗的全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