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俱乐部详情请浏览本中心心理健康网站
)
肥胖的程序化管理策略
一、肥胖的心理行为分析
通过评估:
1.摄食行为的认识层面(超价观念影响)
2.摄食行为的文化层面(饮食文化影响)
3.摄食行为的情感层面(以饮食克服焦虑、无聊情况)
4.摄食行为的价值观(道德观)层面(怕浪费等)
5.摄食行为的习惯层面(自己没有办法)
6.少运动的认识层面
7.少运动的社会环境层面
8.(同上)
二、程序化干预基本策略
(一)问题探索
1.问题行为的表现
2.
问题行为的病因
3.问题行为的相关因素
(二)分析与认识
1.测量和记录 通过被治疗者的自我观察或自我监督(心理行为日记)。必要时,还可记录每天的生理状态。记录绘成简单的图表。
2.功能分析
(1)是否有引起行为反应的特定的环境刺激因素。如多食是否总是出现在某一特定的场合。
(2)是否存在行为结果对问题行为本身的强化作用。如进食行为是否由于家庭成员的关注等情况而被增强。
(三)治疗行动策略
1.选择干预方法 必须注意所使用的方法与被治疗者的问题相匹配。选择治疗方案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该治疗方法已被证明对这一类问题行为是有效的;
(2)已考虑在测量中发现的各种相关因素;
(3)被治疗者有要求治疗的动机;
(4)具备配合治疗的能力和条件。
2.指导和实施干预 在治疗开始前,治疗者应对被治疗者进行有关治疗原理和目的等方面的指导。在治疗过程中,双方之间还要不断进行交流,治疗者注意对交谈信息的反馈,允许提出问题并及时作进一步解释,使各种治疗方案正确地得到贯彻和执行。
(四)疗效评价
(五)结束巩固
心理行为问题很容易复发。因此,取得疗效后继续巩固,是管理程序的最后重要的环节。
三、肥胖的程序化干预举例
1 自我监测
2 自我奖励或惩罚
3 刺激控制 (以上三项手段单独或合并使用时均有效,见图)
4
随时调整对体重控制的不良想法和态度。
5
获得社会支持,增加对体重控制的信心。
6 预防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