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医学心理咨询》
(季建林)
摘自姜乾金主编的统编教材《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咨询概念
心理咨询是国内近些年来日趋重视的一个新领域。在国外大多由临床心理学家承担,主要是帮助来访者解决各种应激性问题,提高其适应能力。这是急性应激反应和适应障碍最常用的方法,如帮助他人作决定(是否人工流产或离婚)、帮助他人去适应(大学新生或患了不治之症的病人)、帮助来访者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如戒烟、戒酒)等;也可作为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必须指出,在国外,心理咨询不等同于心理治疗,是非专业治疗人员所应用的一般指导方法,精神科医师更多地是应用专业心理治疗技术而非咨询,在国内,因为尚没有形成专业心理治疗大气候,因此目前常将这两者等同与并存。
(一)咨询(counseling)
咨询系指商谈、征求意见、寻求别人帮助。Riesman定义为:咨询乃是通过人际关系而达到的一种帮助过程、教育过程和增长过程。即通过咨询给来访者以帮助、教育,使他们获得益处。因为咨询是一个过程,因此,咨询需要多次,每次常需持续一段时间。
(二)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国外称之为咨询心理学 (counseling
psychology),且应用非常广泛,发展相当迅速。参加心理咨询的心理学家,一般要有哲学博士或教育学士学位,受过咨询心理学的专门训练。心理咨询的主要工作对象是正常人,所着重处理的是人们的正常需要和问题,咨询专家通过与来访者晤谈与讨论来帮助他们,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者的内在积极因素,并促进其发展。对于需要改善环境者,也是在分析现有条件基础上提供改进意见,并非人格重建。根据《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中的定义,心理咨询是:①
主要着重于正常人;② 对人的一生提供有效的帮助;③
强调个人的力量与价值; ④
强调认知因素,尤其是理性选择和决定中的作用;⑤
研究个人在制订目标、计划及扮演社会角色方面的个性差异;⑥
充分考虑情景、环境因素,强调人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以及必要时改变环境。当然,心理咨询又可根据其不同群体,分为学校心理咨询、家庭心理咨询、厂矿心理咨询等。另外,根据其主要咨询内容又可分为人际心理咨询、法律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咨询和医学心理咨询等。
(三)医学心理咨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medicine)
是心理咨询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但它和普通心理咨询不同,有其自身的重点和任务。它的主要对象是病人或寻求医学帮助和指导的人们。它着重处理的是医学领域内的心理学问题,也运用心理治疗或医学治疗(如药物),帮助来访者恢复身心健康。因此,医学心理咨询和整个医学的目标一致,是医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实践。参加医学心理咨询的人员应该具备相当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这样的人员才能胜任医学心理咨询,真正达到帮助来访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目的。
所以,医学心理咨询是通过医学晤谈和讨论(必要时进行心理测验),查明来访者心理障碍的性质和可能的原因,给予劝告、建议、教育、支持和各种形式帮助的过程,包括运用简短的心理治疗和医药治疗(即综合干预)。
医学心理咨询根据医学各科又可再分为许多细目。如内科、外科、儿科、肿瘤等心理咨询,其中精神病学是以研究病理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同医学心理学有密切的关系。精神病学咨询是医学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不应把医学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咨询等同。医学心理咨询面向内、外各科,虽然它借用了精神病学的若干病理心理术语,有时也需要应用某些精神药物,但其对象毕竟有很多差别。
医学心理咨询的社会意义
医学心理咨询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由于医学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不仅要求身体健康,也要求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因此,医学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也是一个地区医学事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标志。医学心理咨询的意义有:
许多人的患病感觉或不舒服的症状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理解和消除这些病感或症状,单靠生物医学方法不行,必须通过医学心理咨询澄清病感的性质,采取适当的心理社会调整措施。俗话所说“心病还须心药医”,就是一个恰当的说明。
患各种躯体疾病的人,往往有各种心理反应。例如,癌症病人因预后不佳常情绪抑郁;冠心病病人怕突发心肌梗死死亡而常有焦虑反应。这类心理反应如不消除,不但增加了临床复杂性,不利于诊断和治疗,而且还可能促使病情恶化或导致意外危险。
医学心理咨询对心理生理疾病也有积极作用。这类疾病虽然是躯体疾病,但其发病常有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和生理心理易感素质。如冠心病病人中,很多人原先具有A型行为模式,在心理社会应激作用下,有过多的儿茶酚胺分泌,形成了对冠心病的易感倾向。但这种A型行为模式可以检测,也可以通过医学心理咨询,进行指导性训练和转变,以利于预防和治疗。
医学心理咨询加强了普通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精神病学之间的学科联系,有利于各学科在医疗、科研工作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既促进医学研究的发展,也有利于行为科学本身的发展。
医学心理咨询的方式
1.门诊咨询 综合性医院医学心理门诊咨询应定期开诊,每周一次或几次。为了有充分时间晤谈,使咨询更有成效,每次门诊人数应有一定限额。如来访者过多,可实现预约登记、限额挂号办法。由于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咨询的医务人员应负责对来访者所谈问题保密,但咨询记录必须完整、真实。
2.院内咨询 内、外科或其他科住院病人出现心理问题如拒绝治疗、伴发抑郁或焦虑,乃至发生脑器质性综合征时,可以请院内医学心理咨询。也可在综合性医院内建立由医学心理咨询医师、精神科医师、心理学工作者和其他医师组成的“联络咨询组”,一起研究处理病人的心理问题。
3.信件咨询与专栏咨询
在报纸、期刊上开设专栏,对要求咨询的来信选择有典型意义、适合刊登的心理问题加以答复,这对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积极作用。有些来信也可给予个别答复。
4.电话咨询 国外为了处理自杀危机或其他心理危机,设有热线电话,咨询员对来访者给予劝告或建议,约定时间门诊复查,以协助来访者渡过危机。我国情况与他们不同,这类情况常被送到精神科急诊处理。不过,国内近年许多地方开设了热线电话咨询服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如上海心理健康热线从1990年至2000年共接询处理6.3万余人次。
5.访问咨询以及网上咨询
指咨询咨询员到学校、工厂作现场观察与调查,找出问题,提供不同职业群体心理健康的建议。网上咨询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事物,目前国内已有不少这样的网站。
医学心理咨询范围
综合性医院医学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病人及其亲属,包括那些正在恢复或己经恢复的病人,以及有心理问题要求医学帮助指导的人们。综合性医院医学心理咨询主要处理以下各类病人或来访者:
(1)焦虑性障碍(包括各种恐怖症)。
(2)抑郁性障碍。
(3)睡眠障碍,主要是失眠、多睡、睡眠窒息、梦游、遗尿等。
(4)慢性疼痛,但无器质性基础。
(5)不明原因的躯体症状。
(6)强迫性神经症。
(7)神经性厌食与贪食。
(8)性心理障碍,如性欲减退、阳痿、早泄以及性变态。
(9)学习障碍,如轻微脑功能失调(MBD),又称多动症。
(10)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反应。
综合性医院医学心理咨询范围,通常不包括有幻觉、妄想和严重行为紊乱的精神病人,因为综合性医院不具备处理这类病人的条件。这类病人需要精神科的专门处理。但在医学心理咨询时,可能发现尚处于早期或幻觉妄想尚不明显的精神病人,则应建议他由家属陪同去精神科就诊。
医学心理咨询的程序
一般来说,门诊咨询的程序包括:挂号,然后填写医学心理咨询记录卡与普通门诊卡。咨询开始时,先由来访者陈述要求咨询的主要问题。咨询员要注意把问题性质弄清楚,并进行必要的躯体与心理检查,或作SCL-90等量表评定,作出初步诊断。咨询员或咨询小组确定处理原则,如仍有材料需要补充者,嘱来访者进一步提供材料。如果诊断明确,问题简单,则可提出咨询意见。问题比较复杂,需要进行系统性心理治疗者,则宜分阶段进行:首次门诊应解释治疗的原理和要求,帮助来访者建立信心,消除疑虑,并预约定期门诊;每次门诊咨询结束,布置家庭作业。院内咨询的程序与一般会诊相仿,如需连续多次咨询,则由咨询员安排时间定期会见来访者,进行检查或心理治疗。下图简列了医学心理咨询的过程。

心理咨询门诊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