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集专题部 论文集第一部分  论文集第二部分  论文集第三部分  论文集第四部分  论文集第五部分

浙江省第一届心身医学学术年会

论文集(专题部分)

心身医学─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刘增垣

一、心身医学产生与医学模式转变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应该是互相作用而同步发展的过程;医学科学应该是人类认识自然与认识自我的统一的科学。

在东方,主要是重心性、重集体、重内求;在西方,主要是重理性、重个体、重外求。因此,东方和西方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不同,其医学研究范畴、理论体系、发展方向上有相当差异。

18世纪以来,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医学把人作为单纯自然客体进行研究,于是便产生了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及其指导下的心身分离的“躯体医学”发展道路。

近代医学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物医学作为医学基础,还将深入发展并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在经验医学→实验医学→躯体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出现了“三个分离”,产生了“三高三低”倾向,而且对“疾病谱”和“死亡顺位” 的变化感到茫然,对现代病、心身疾病的异军突起感到束手无策。心身医学(PSM)原是在躯体医学取得节节胜利,而精神医学面临危机时,首先由精神病学家提出的。相隔一个世纪之久,在20世纪以后,由于专业化社会发展,特别是世界大战影响,应激源日益增多,疾病谱和死亡顺位发生明显变化,这时,心身医学问题才被重新重视起来。

医学模式转变与心身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双向促进作用。心身医学的产生对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具有促进作用;新医学模式的提出对心身医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心身医学的发展又是医学模式转化的历史和逻辑的必然。

二、心身医学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由于“东方三重”与“西方三重”的不同,其心身医学研究范畴、理论体系、发展方向也存相当差异。

在西方:心身医学只对心→身单向关系及其心身疾病进行研究,它把“心身疾病”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把“心身医学”称谓“心理生理医学”,并且认为舍此便造成心身医学概念的混乱,便不成为心身医学。

在东方:在传统整体医学基础上,强调心身双向性和互相作用,通过心身整合研究心身关系及心身疾病;并且认为单向研究心→身关系及心身疾病是狭义心身医学概念,认为把心理生理医学+躯体生理医学=整体医学的并列双轨制,仍然是人类医学中的二元论残余。

鉴此,心身医学的概念和定义、研究范畴、学科界定、学科体系和棣属关系尚有许多分歧和争论。总的看来,由于心身医学学科特殊地位和现时代的作用,决定了本学科界定越来越广泛;由于心身医学研究对象的多层次和多范畴的特性,故又出现了广义和狭义心身医学概念共存的现实。

目前,国际心身医学界,特别亚洲心身医学界开始重视东方与西方心身医学的综合研究,并且提出,把东方医学智慧和西方医学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国际心身医学发展。这就要求各国心身医学研究要注意择优而从,适者包容,并存整合的引进模式,以使东方和西方医学跨文化认同,传统和现代医学跨时代发展。

三、心身医学应用与临床医学发展

现在一般认为,疾病可分为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躯体疾病四大类。但是把精神与躯体、心理与生理、心与身分开是不大可能的,即便是单纯躯体疾病,也有继发心身问题。国内外调查表明,心身疾病占临床各科疾病总数的25~35%,内科范围的心身疾病约占1/3。因此,心身医学必须进入临床应用,临床医学也必须吸收心身医学而促进其发展。

日本先从“心疗内科”开始,逐渐把心身医学应用到临床各科,并且取得很好疗效,促进了临床医学发展,日本心身医学被国家法定为医疗制度,心身医学疗法被医疗保险所认可。我国在这方面尚有相当差距。

临床医学,需要对各种疾病的生物、社会、心理、伦理多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进行病因学研究;需要对心、脑、身三者关系及其整合进行病理机制研究;需要对心理测验、机体检验与“偏离正常”和“适应不良”结合起来进行多轴诊断;需要对心理和躯体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

四、心身医学发展与综合医学建立

医学科学是根据人类本性、生命本体、健康本质、疾病本源来研究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因此,最近有些学者指出,随着心身医学的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它从医学的特殊领域或分支学科,向医学的整个领域和交叉综合学科发展,它不仅是要弥补生物医学的缺陷和不足,而是要重新调整整个医学使其向整体医学、综合医学、全人医学发展。

所谓综合─整体医学,就是要改变医学指导思想,通过医学模式的转变,使医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新的突破,为医学、生物学、心理科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协调发展开辟道路。

综合─整体医学,需要完善病因学研究,重视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的综合性多层次多次元的研究方法,为深入了解人类疾病本源和促进心身健康,提供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依据。

综合─整体医学,需要提高诊疗效果,既要注意躯体的生物反应,又要重视心理效应,根据心身相关和整合的反应特征,提出躯体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新概念。

综合─整体医学,需要从全人概念出发,使心身诊疗通过病人主体意识、自律调节而发挥整体效应;使医学与生物的神圣论、质量论、价值论结合起来研究真正的人的医学或全人医学。

 

综合性医院心身疾病若干问题

 

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目前广义的心身疾病就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一、综合性医院的心身疾病发病率

心身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许多久治不愈的疾病属于心身疾病;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如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也大部可归入心身疾病的范畴。据国内外统计,心身疾病目前占综合性医院门诊病人的1/3左右。但由于心身疾病的概念和诊断标准尚不统一,以及调查研究的条件不足,心身疾病真实的发病率尚难估计。以下临床各科的一些疾病可归入心身疾病:(略)。

二、综合性医院心身疾病的诊断

从心身疾病的概念可以知道,这是许多疾病的总称。因此,对综合性医院的心身疾病诊断,不可能放弃临床各科原有的诊断标准,而只能作一般性的附加诊断。其诊断要点有:

(1)以躯体症状为主:这种症状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器质性病变基础,即使一时难以发现具体的损害或确定病理生理过程,但也必须是相对固定而局限的躯体症状。

(2)病因中存在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发现那些能引发或加重症状的心理刺激因素及心理素质上的缺陷。

(3)疾病症状与应激情绪的生理反应有相似性,但表现强烈而持久。心身疾病的症状发作或加重不但在时间上与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同时存在,而且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与应激情绪的心理反应有某些类似性。

(4)与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往往以心理症状为主,即使有躯体症状也表现为多系统多器官性质且反复易变或呈一过性,无实质性组织损害,病因中心理社会因素的成分较大,以及可能有社会适应不良等情况。但心身疾病与神经症有时较难区别。

三、综合性医院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实行心、身同治原则;针对具体病例,应各有侧重。

对于急性发病而又躯体症状严重的病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辅之以心理治疗。

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虽然以躯体症状为主但已呈慢性经过的心身疾病,则可在实施常规躯体治疗的同时,重点安排好心理治疗,包括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松弛训练、生物反馈、认知治疗、行为矫正疗法和家庭疗法等。

 

心理社会因素与妇科疾病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妇女保健院 王曼

  1. 妇科心身疾病

()月经不调

()不明原因不孕症

()慢性盆腔疼痛

  1. 更年期综合征

心身疾病与精神医学的若干问题

杭州市第七医院主任医师 蔡建华

一、心身医学与精神医学的关系:

精神医学在我国是80年代才起用的名词,它的前身是精神病学。名称的改换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促使人们扩展思路。人们一般认为:精神病学研讨的是精神因素促发精神疾病和躯体因素导致精神疾病。因此,应该说,精神医学与研讨精神因素促发躯体疾病的心身医学,是界限较为清晰的两门学科。然而,一方面由于早期从事心身医学开拓性研究的学者大多是精神病学家;另一方面,作为精神疾病中一个大类的神经(官能)症,在心→身、身→心和心→心关系上相当模糊,难以断然区分。于是,对于神经症的医疗预防和研讨,心身医学历来视作己任,而精神医学亦依照传统,仍对各种心身疾病有一定的兴趣。然而,这种概念上的混乱现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心身疾病已不再被列为精神疾病,而是单独分列了。

二、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这是心身医学理论在综合性医院的实践和应用。精神科医生常被邀请参加并发精神症状或与情绪有关的躯体疾病患者的会诊指导工作。精神科医师提供有关病人发病和病理过程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等心身相关的咨询意见和专业性治疗方案。

三、心身疾病与精神疾病的鉴别

精神疾病的关注中心在于精神症状,它是作出诊断的依据;心身疾病的着眼点在于致病的精神因素,心因及躯体病变则是作出心身疾病诊断的依据。当精神因素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时,应首先考虑病理改变的性质、部位。

四、心身疾病与精神障碍躯体化

精神因素导致出现躯体症状或主诉,属于心身疾病范畴,而某些精神疾病也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类似于心身疾病的躯体症状。对此,有必要作出鉴别。后者的“躯体病变”往往只是其主观臆测,仅仅是感受到的,经不起客观检验,其本质是精神障碍,而心身疾病中表现出的躯体病变或异常一般是确切的,不仅仅是患者主观上感受到的。

五、心身疾病与神经(官能)症

神经症,原称作神经官能症,属于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是精神疾病中最为多见的一类。由于神经症亦有较明显的精神性致病因素存在,并常以各种躯体病变为主诉,故容易与心身疾病混淆。各类神经症患者中,神经衰弱、疑病症、补偿性神经症和癔症等较多地表现出“躯体化”特点,更应资以鉴别。

有关心脏神经症和胃肠神经症这一类所谓的“器质性神经症”与心身疾病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虽存在多种意见,但总的概念是将这一类型器官性神经症视为心身疾病范畴。

 

临床手术的心理干预

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副主任医师 叶圣雅

    这里所提的手术概念,除了外科手术,还有各种创伤性或侵入性急性医疗操作程序,例如活检、注射、内窥镜检查、牙科检查和治疗,以及某些特殊医学程序如分娩等。

近年来证明,一定的心理干预方法包括心理指导和行为训练等,可以调节病人的焦虑情绪,增强心理应付力,使之尽快地在心理和行为上适应手术,并促进术后躯体的心理的康复。这些心理干预方法除了适用于医学临床各种手术和检查,也适用于社会生活中许多应激场面,例如社会灾难、战斗、激烈比赛等。

()提供信息

向病人提供某种应激性医疗程序的真实信息,可能会减轻病人的害怕情绪,使其忍耐性增强。目前有两种提供信息的模式,即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提供信息的方法对于信息敏感者(Sensitizers)更有效,对信息压制者(repressors)效果不好。

()示范作用

儿童手术前心理干预可采用示范法。示范模型和对象之间要尽可能在年龄、性别、手术种类等方面有类似性;采用的方式可以是现场、电影、录像或木偶剧等。示范作用也可用于成年人。

()松弛训练

松弛训练可作为对手术刺激的一种有效的行为应对策略,通常使用简单松弛反应法。

()认知疗法

通过帮助病人改变认知结构,以减轻手术应激情景所引起的焦虑。认知疗法要按照具体问题灵活掌握,有极大的技巧性。

()刺激暴露

研究证明,利用刺激暴露法可以克服病人由于过去的厌恶条件反射所形成的对医疗操作或其它应激场面的焦虑反应。

()分散注意

适用于短时的应激医疗操作如注射、牙科检查、分娩等。分散注意的手段可由医生掌握,也可指导病人自己去掌握。

()家庭支持

在若干医疗操作程序中,只要有可能,应允许病人的家庭成员在场,可降低病人的焦虑反应。例如,有人主张妇女分娩时应让其丈夫在场,儿童摘除扁桃体时母亲应在场等等。但是,也要注意避免家庭成员可能产生的负性示范作用或负性暗示作用。

()催眠

在日常医疗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可适当增加一些带催眠暗示性质的良性暗示语,以增加病人安全感。

()心理准备的实施。

 

传染病的心身问题(摘要)

杭州市第六医院、杭州市肝病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钱美宝

     19世纪以来微生物学的卓越成就使许多传染病的病原体逐渐得到阐明,人类防治传染病的手段才得以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以往比较重视病原体的数量和毒力,把病原体视为发生传染病的决定因素。随着人类社会实践不断深入,认识到传染病发生、发展是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结果,对传染病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从病原体致病性转向机体的反应性,并逐渐认识到社会、自然环境、人的心理应答及社会支持对许多传染病发生、发展可产生决定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一、传染病的心身问题概念和实践

1. 从狭义心身→广义的心身概念(强调交互作用)

2. 从心理反应→行为反应(内、外向投射)

3. 心理应答通过三种中介机制,产生病理生理反应

4. 慢性传染病患者的易感性素质和人格特征在疾病中所起的作用

二、传染病的心身问题研究现状

病毒性肝炎心身问题研究10年检索资料分析(87-96)

  1. 国内:有关文章共12篇。发表杂志:专业(心理卫生)国家杂志4篇,医学院校刊物5篇,省级地杂志1篇,市级杂志2篇。研究范围:调查分析6篇,护理5篇,治疗1篇。

其中2/39596年发表,近年研究呈上升趋势。

2. 国际:有关文章43篇。发表杂志大多是临床医学杂志(肝脏杂志、胃肠道杂志等)

研究范围:调查研究13篇,预防7篇,短篇报道4篇,治疗4篇,研究论文6篇,护理4篇,各临床科(如妇、牙、儿、全科)有关肝炎心身问题6篇。研究范围较为广泛深入、也为临床医师认同。

3. 本省市的研究

三、传染病的心身问题研究方向

1.普及与提高

2.病原体和机体的关系,心理应对与病理生理反应的关系

3.调查研究和临床应用结合

4.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结合

5.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关系

 

临床各科心身相关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

 

三、心身研究中心理行为的定量

心理变量的定量相当复杂,有一定难度,而且目前也还难以使所有的心理变量做到严格定量。心身研究中对心理行为的定量方式有:

1. 观察和描述 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并描述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例如通过对脑局部损伤病人或脑手术病人的行为观察和分析做描述性报告。心身医学的不少资料来自临床观察。但这种描述的缺陷是不能进行统计和分析。

2. 观察、访谈、等级记分 通过对某种行为变量做观察、会谈、访问或座谈,并以事先制订的等级标准予以科学等级记分。

3. 问卷调查法 事先设计调查表或问卷,供被调查者填写,然后收集问卷对其内容逐条进行分析研究,即为问卷法。问卷调查的质量决定于研究者事先对问题的性质、内容、目的和要求的明确程度,也决定于问卷内容设计的技巧性以及被试的合作程度。

4. 量表和心理测验 测验法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量表,例如人格量表、症状评定量表等等。心理测验种类繁多,必须严格按照心理测量科学规范实施,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

  1. 计算机辅助心理评定 用多媒体技术将有关评定量表计算机化,在有计算机条件的科室里供病人自己使用很为方便。我们教研室目前设计一套多媒体心理测验数据库软件,在今年全国医学心理学教学研讨会上展示受到广泛的好评。本室愿为有关单位提供从培训到使用的一条龙服务。

 

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

浙江省建工医院内科 王守谦

 

冠心病的发病、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各环节与心理社会因素均有一定的联系。

1. 心理病因

不良行为 弗里德曼等把人的行为习惯分为A、B两型。A型行为(type A behavior pattern)的核心特征是时间紧迫感(TH)和竞争敌对倾向(CH):心地坦荡和从容不迫者为B型行为。大样本研究发现,A型行为的中年健康男性雇员在八年半观察期间其冠心病总发生率及临床表现包括心肌梗塞、心绞痛、致死性发作等的出现率二倍于B型行为者。国际心肺血液研究协会(NHLBI)评价后认为,A型行为对冠心病发生的作用超过年龄、血压、血脂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属于独立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有人将其称为“冠心病个性”(coronary-prone individuals)。另有研究证实,CH比TH与冠心病有更直接的联系。

其它公认的冠心病行为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缺乏运动、多食与肥胖等。这些行为往往是对特定的社会环境或心理压力的不良适应,故要从心理社会角度给予认识。

个性特征 用MMPI和16PF等心理问卷初步证明,冠心病在社会上更具独立性和对别人的怀疑性以及有更大的内部紧张性。

社会环境 心肌梗塞前6个月内病人的生活事件明显较多;冠心病发病率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居民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这些证据均证明冠心病的发生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

2. 心理生物学机制

心理生物学研究显示,中年雇员在工作最紧张期间其血液胆固醇含量上升:不论正常人还是冠心病人,心理紧张刺激能使血小板聚集加速;冠心病人的A型行为与冠状A狭窄之间有相关性;不同形式的环境应激能降低室颤阈,可在冠脉阻塞的动物身上引起室上性节律紊乱,直至造成猝死;生活因素的改变能引起许多被试者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应激引起的交感神经直接兴奋可以使冠脉收缩,造成缺血。上述例举的各种证据显示,心理社会因素是通过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分别影响脂质代谢、血液动力学性状、动脉管壁结构和心脏电生理活动,从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的。

3. 病人的否认心理

否认(denial)是指否定和淡化应激事件(如MI、癌症诊断 )的存在以降低焦虑反应的一种心理应对(coping)机制。资料证明,否认在MI不同时期对病人心、身适应过程分别有不同的影响。在早期,否认可造成诊断的延误,有2/3的病人包括部分有MI病史者在症状开始时并未想到MI。在急性期。否认具有保护意义,可以降低焦虑、抑郁,减少住院期间心身症状和有关并发症。在康复期,否认又成为不利因素,可影响对摄生、运动锻炼和行为改造等医嘱的服从,使复发率增加。否认机制可通过使用否认量表或通过交谈分析作出评估。

4. 心理行为干预

心理支持和认知治疗 MI病人住院初期除了应给予积极躯体治疗,还应给予心理支持治疗,以减轻其焦虑和抑郁,因为严重的焦虑和抑郁影响康复。不同临床阶段对病人对实施不同的否认应对指导,以利于康复。康复期可通过认知治疗改变病人的认知模式和生活内容,以减少心理应激的发生并减少复发。

行为矫正 A型行为属个性定型并获得社会赏识,故不易改变。但发生MI以后,A型行为改变的可能性增大。这是由于侥幸心理消失,且A型行为如竞争和敌意可加重病人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使其产生行为改造动机。一般用综合矫正法,包括:冠心病知识和A型行为知识教育(分发小册子等)、松弛训练(将松弛反应泛化到生活中去)、认知疗法(进行认知重建和实施自我控制),以及想象疗法、行为演练、社会支持和运动锻炼等,并需要一定时间和毅力。其它如烟酒瘾、多食肥胖、缺乏运动等习惯性行为不易改变时,也应通过类似的心理学干预手段加以矫正。

生物反馈和松弛训练 病人存在血压波动、心动过速、紧张性头痛以及其它精神因素相关联的症状时,可使用生物反馈疗法或松弛训练法,有利于降低外周交感紧张度、减轻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安定病人的情绪并克服无助感。一般推荐松弛训练应坚持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持续3-6个月以上。我国的气功对冠心病的康复也有一定作用。

 

癌症病人若干心身问题

 

摘要:①研究发现,癌症发病前生活事件发生率高,以家庭不幸事件最为显著。癌症病人发病前个性特征以过分谨慎、细心、忍让、追求完美、情绪不稳为特点,即所谓的“C型”行为。癌症病人病前情绪特点以克己,压抑的应对方式以及失望、悲伤、忧郁等情绪体验为特点。上述生活事件,个性和情绪特点更易通过神经免疫中介机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或使免疫备用状态不良,从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和转归。

②对癌症病人的心理行为问题,除了常规的心理支持、疏泄外,尤其要重视告诉病人真实的信息。因为“保密”会使医务人员在心理上与病人保持距离,而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任何信息都很敏感,很少能做到真正的保密。一旦病人知道真相后会产生严重的被抛弃、被蒙骗感及孤独、抑郁、绝望等情绪反应,从而影响病程。告诉的具体原则是:真实信息加给予希望。

③癌症病人与其他病人的重要心理差别在于情感压制,即有意识地强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外表上表现无所谓的样子,即使谈论一些肿瘤问题,也很少涉及自己的真实情感。这种情感压制往往进一步恶化病人的心理环境和影响康复。善于辨别病人的情感压制,并进行有关情感表达或渲泄的心理指导显得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