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学科性质之我见

 

浙江大学

(在全国医学心理学教学研讨会上的报告)

    对一门新学科的性质的认定,关系到其在科学领域的归属和分类等许多重要问题。近年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越来越在医学心理学学科建设中暴露出来。搞清这个问题,并在本学科内形成共识,将有利于今后的学科的健康的发展。

 

一、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1.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国情环境下诞生

    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首先需要关注一个问题,即这是什么课程。实际上关于医学心理学学科性质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学科初创阶段即已存在。由于当时忙于要在传统的生物医学领地上建立起一门新的兼有心理行为科学内容的学科,各方面人员纷纷参与,未能及时对这一新学科的根本性问题,即学科性质问题给予过多的关注。但有关争论则在十几年的历史过程中始终存在。其中大致有三方面的观点:心理学分支、医学分支和交叉学科。本人十几年来始终坚持认为,我国的医学心理学是根据医学模式发展需要而有目的组织起来的心理行为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与西方许多学科如行为医学、心身医学、临床心理学不同,后者是通过较长历史发展过程而自然产生的。

     2.综合的结构,有所取有所不取

    作为新的交叉学科,医学心理学综合了西方自然发展起来的多种心理行为科学内容,是有选择地结构起来的。其中有所取有所不取。我们一直来就是坚持以这一原则来思框教材构架和编组教材内容。用句形象点的话,医学心理学的形成,就是先有国内医学领域面上的要求,然后将多种学科点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并加以整合而形成新的体系的过程。在这个新体系中,包含纵向(即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防)和横向(即内、外、妇、儿、神经精神各科)两个方面医学结构中的心理行为科学知识、理论和方法

           3.关于分支学科的界定

    由于目前世界上已有的许多心理行为学科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分别发展起来的,至今虽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向,但相互间从理论到实践各自还是有比较鲜明的界限。因此,在早期关于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的一些描述是混乱的,也是不正确的。在我们的教材中,认为许多学科与医学心理学之间实际上是一种交叉、重叠或相似的关系。

    4.发展前景

    根据以上关于我国特定历史的需要构筑了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心理学的认识,对于此种学科的将来前景,有两种认识。一是作为历史过渡,随着将来医学心理学内部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最终完成历史使命,重新分解成各种独立的学科,如神经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行为医学、健康心理学等。另一种是根据医学的发展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将医学心理学推向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轨道上去,则该学科有可能会继续存在下去。对后一种前景,个人认为其前提是,内部不断调整和统一对医学心理学学科的认识,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和产生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的独立的职业系列(医学心理医生)。

 

二、对医学心理学涉及的理论的认识

    1.五大理论应被重视

    能够或者试图说明(解释)心理社会因素与个体健康关系的理论非常之多,其中精神分析理论、行为学习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心理生物学理论这五大理论,从各自的理论体系出发,几乎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所有方面都提供了理论解释和支持。我们的教材为了体现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一直来突出对有关理论的介绍,而且设为独立的章节内容,以便于与病因心理、心理诊断、心理治疗、预防(健康)心理各章节相呼应。

    2.应激理论的重要意义

    应激的研究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医学界和心理学界始终未中止过。应激研究包括了这一概念的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机制和理论构思。目前来看,这些研究对于阐明心身相关关系及其规律均有深刻意义。如何将这些研究理论成果,引入医学心理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之中,显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人根据对此理解结合自己十几年的实际工作探索,认为,综合目前的应激理论观点,在医学心理学中与上述五中理论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意义,特别是用于整体说明心理社会因素致病的机制方面,应激理论更有优势。对此,我们在教材中将应激理论作为重要章节内容安排,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理论框架:个体处于多因素的内外刺激和中间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的各种应激作用过程中;病因学意义: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心理、生物各自因素的作用,还要了解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治疗学方面:提供任何消除或降低多种应激因素的负面影响的方法,如所谓的支持疗法和应激干预;预防方面:任何合理调整应激各有关因素的构成体系,使每个人在适宜的应激环境下健康成长或保持健康,如所谓的应激无害化和应对指导训练,都可以看成是以应激理论为指导的心理保健措施。

 

    三、对医学心理学临床应用的认识

    医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性质,决定了它与纵向的和横向的各种医学学科有相关。从应用的角度,它可以应用于上述各种医学学科领域。例如,即使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发病、诊断、治疗至康复等各个疾病环节都有医学心理学应用的机会。这是早期包括作者在内不少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的认识,虽然也有一少人始终认为医学心理学的临床应用就是对病理心理的诊断与治疗(这就与精神病学临床无太多的差别)。

    关于临床应用问题,本人有以下两点认识:

    1.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作为新的医学观和方法在各科临床工作中予以体现,这是一种“应用”。不过,不能因此而认为可以派生出一个能兼容内、外、妇、儿各科病人的独立的临床“科”。这种设想曾有人实行过,事实证明行不通。

    2.综合医院的独立心理门诊实际上应当是医学心理学门诊,其内容涉及医学心理学学科所交叉的所有方面。为院内外那些需要心理行为科学方面帮助的对象服务,因而其从事人员应该独立培训,掌握全面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和技术。

 

1982年《医学心理学讲义》浙江医科大学

1986年《医学心理学》(五校合编)浙江医科大学

1988年《医学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3年《医学心理学》北京科技生出版社

1998年《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国家教委教材研究课题计划项目)

2001年《医学心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

2002年《医学心理学》(7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医学心理学纲要与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医学心理学》(5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年《医学心理学纲要与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医学心理学》(八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评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6年《护理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心身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医学心理学》(八年制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11年《临床心理问题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压力(应激)系统模型——解读婚姻》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2年《护理心理学》(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医学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临床》人民卫生出版社(国家级精品课程)